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生态保护及绿色经济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我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请他就我国绿色增长与森林旅游事业的发...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生态保护及绿色经济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我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请他就我国绿色增长与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前景做了介绍。
一处景观带来一片繁荣
记者:今年是我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30年来,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过程、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成就?
赵树丛: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重要论断。根据这一指导思想,198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建立,开启了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新纪元。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森林公园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培育与利用齐抓、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森林公园已成为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的骨干力量。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747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46处,范围遍布除港澳台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些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发展,已经成为各地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城市的绿肺、天然的氧吧。同时,森林公园保护了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保护的重要阵地。全国已有13处森林公园纳入世界遗产地保护范围,14处森林公园纳入世界地质公园保护范围。
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森林公园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林业新兴产业。自1993年开始,我国森林公园年游客接待量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2年全国森林公园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2011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达到4.68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8%。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的服务体系,经济效益迅速增长,2011年全国森林公园直接旅游收入达376.42亿元,创造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过3000亿元,推动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区经济发展。
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森林公园已成为传播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森林公园内森林类型多样、自然景观奇特、物种资源丰富,是天然的生态教育课堂。游客进入森林公园,可以领略祖国的秀美山川,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感受生态文化,增强生态道德意识。目前,一大批森林公园被确定为大中小学生科普基地、夏(冬)令营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开展一系列以生态教育和科普教育为主的生态旅游活动,成为广受公众欢迎的生态文化教育场所,可以向社会公众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森林公园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建立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给林区、山区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一处景观带来一片繁荣”的例子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林农依托森林公园,投身到与森林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运输、导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中,变“砍树”为“看树”,变“卖山头”为“卖生态”,变“卖木材”为“卖景观”,保护了资源,增加了收入,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测算,我国2700多个森林公园,使3000个乡、15000个村、近3000万农民受益,直接吸纳60多万个农业人口就业,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记者:如今,民众对居住条件的综合要求日益提高,对公园建设的需求也在增强。当前,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哪些发展机遇?
赵树丛:当前,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双赢的道路。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把“砍树”变成“看树”、把破坏自然变成欣赏自然、享受自然,以此可以推动保护与利用、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是兼顾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的最佳模式。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大。森林公园自然景观优美、空气清新、生态优良,是人们休闲、度假、健身、养生的最佳场所,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个坚持”做好生态文明
记者:未来的城市建设愈发重视文化、生态等软实力,我们将从哪些方面具体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赵树丛:未来城市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的竞争,更是生态、文化、幸福指数等软实力的综合竞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是一个不断增加绿量、让广大市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的过程,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要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严格保护林业生态用地,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到植绿、爱绿、护绿的创建活动中来。要坚持生态优先,依靠群众,通过创建,让森林更好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服务,真正把这件推动城市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好。
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加快森林旅游发展,必须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繁荣生态文化,努力将森林公园建设成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森林旅游的主要场所、生态文化的示范基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态与民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力争到2015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到300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800处,森林公园年旅游人数达到6亿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到700亿元,社会综合产值达4000亿元,形成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森林公园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森林旅游需求。具体讲,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保护资源作为发展森林公园的基础保障。森林公园拥有高品质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众多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是祖国壮丽河山的精华,秀美山川的代表,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林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建立森林公园的主要目的。良好的森林风景资源是开发建设森林公园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把森林旅游开发建设严格控制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以内,把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真正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二是坚持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森林公园的核心任务。林农群众和林业职工是森林公园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只有真正将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与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发挥森林旅游业环境成本低、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综合效益好的优势,使广大农民和林业职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真正让农民不出山也能就业,不砍树也能致富,自觉地投身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为发展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注入强大的动力。
三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森林公园的根本动力。推进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向市场求人才、创品牌、要效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强森林公园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实践证明,建立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山还是那些山,树还是那些树,只要改变山和树的利用方式、发展模式,就能实现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把弘扬生态文明作为发展森林公园的最新使命。森林公园除了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外,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教育功能,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同时,要积极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态文化作品,使人们从弘扬生态文化中体验和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实现经济收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不断壮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