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视频
  • 越千年 行知陕旅--故事里的陕旅

    越千年 行知陕旅--故事里的陕旅

    回望是我们历来已久的习惯,今天我们在浮光掠影里路过古人的生活,我们回望过去,正是在寻找自己。在这段古味浓郁的里程里,一首《长恨歌》把我们带入了凄迷委婉的动人爱情;一出《出师表》让人们见证了诸葛孔明的睿智与大度;一段《大唐女皇》呈现出我中华大唐博然于物的艺术财富……

  • 越千年 行知陕旅--永不褪色的红色峥嵘

    越千年 行知陕旅--永不褪色的红色峥嵘

    漫步在延安,时常让人误以为置身于一座巨大的时间机器。这里仿佛一个时空与空间搭建的巨大魔方。在这个巨大的魔方里陕旅承载太多人的记忆和憧憬。田洋又一次踏上了舞台,这个舞台承载了他的梦越走越远;小宏远踏上了古老的城墙,没有了战火硝烟,他的童年充满的不再是离别与悲痛;王天翔回到了他所在的博物馆,在这里他依然不辞辛劳的宣讲着壶口瀑布和陕北信天游。那些往事,从未如烟;那些旧梦,也从未走远。

  • 山脉中的七彩王国

    山脉中的七彩王国

    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是一座有着千年文化的古老都市,自春秋战国以来,孕育着悠久而独特的人文景观。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焕发着全新的活力,它开放、自由的氛围使它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城市之一。

您的当前位置: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 >> 节目文稿节目文稿
品味沅陵
2014-7-8

演播室主持人:

一个神奇的梦,让海峡对岸的年轻人与云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从此改变了他与这座山的命运。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云峰山支持慈善和公益的新的梦想中来。视线转向千里之外的湖南沅陵,在那里有一座叫做龙兴讲寺的寺院,据说它曾经寄托了大唐太宗皇帝的一个远大梦想,在历史上它也确确实实曾影响过大唐半壁江山的命运,这座寺院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在湘西小城沅陵还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呢?

解说词:

两岸山树如图画,秀而有致

山后较远处群峰罗列,如屏如障,烟云变幻,颜色积翠堆蓝。

什么唐人宋人画都赶不上,看一年也不会厌

这是沈从文笔下的沅陵,这位对湘西有着浓厚感情的作家,在自己一生的著述中多次提到了这个离自己家乡不远,美得令人心痛的小城。在沈从文之前,沅陵更多的时候,还是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纵有万般景致,却很少有人知晓它的美丽。如今,那条流淌过作家精致文字的沅江,成为了大多数游客了解沅陵的开始,我们摄制组也在沅江之上搭乘游船,前往沅陵县城,探寻传说中极富神秘色彩的龙兴讲寺。

同期: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到了沅陵县非常有名的一座寺院,叫做龙兴讲寺。寺院之前去过有很多,但是被称为是讲寺的好真是头一次遇见,所以我们特意请来了当地的一位向导,你好。首先你听到了,我想特别知道的是,为什么它叫讲寺呢,

导游:因为讲寺要比其他寺院高一个等级,是专门培训僧侣的地方。

主持人:我看到在门上有龙的画面,同时还有名字里面带一个龙字,他是不是跟皇家有关的。

导游:你说对了,因为它是唐太宗李世民赐建的一所寺院。

解说词:

据向导介绍,唐太宗在即位后的第二年,就专门派遣大将尉迟恭来到这里修建了这座寺院,并允许龙兴讲寺享用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歇山顶的建筑方式,在寺院落成后,皇帝还特别选派玄奘法师的得意弟子窥基法师来此担任第一任住持,当所有的光环汇聚在这座超高规格的寺院时,我们不禁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远离京城的沅陵能得到如此的殊荣呢。

同期:

导游:当时李世民为什么在我们沅陵建一座龙兴讲寺呢,是跟我们沅陵的政治地位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沅陵上扼滇黔,下障常岳,自古就是西南物资通往长安的一个要道,所以这是我们整个大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李世民是改武治为文治,他想到我们这里是蛮荒之地,他想到用佛法教化西南的群蛮,实现教化一方,稳定一方,实现朝廷对江南的统治,所以呢在这里赐建一座讲寺了。

解说词:

    正是由于肩负着这份特殊使命,历代皇室对龙兴讲寺都十分重视,不断进行维修加固,这也使得这座走过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据专家测定,这座无钉无铆庞大建筑群,虽经历朝多次重修,主体结构仍然还是唐宋时期的遗存,大雄宝殿内的四根木柱则全部是由整棵珍贵的楠木做成,龙兴讲寺也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严格的保护

   (一组寺中雨景的镜头)

就在摄制组拍摄过程中,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古老的建筑在一片雨丝的浸润中,愈发显得沧桑和宁静。据向导介绍,在历史上,龙兴讲寺不仅是高僧信徒研修佛法的宝地,更是文人汇聚,思想繁盛的胜地,以理学家王阳明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者都曾来到这里开坛讲学,为湘西的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离开龙兴讲寺,摄制组沿酉水逆流而上,去探寻一座名叫二酉山的小山。据当地人说,二酉山虽然不高,但它身上却有着一个流传千年的传奇的故事,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成就了二酉山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山洞说起。

同期:

藏书洞前的采访

解说词:

冒着被诛杀的危险,伏胜将一部分典籍装满了五辆马车,偷偷逃出咸阳,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官兵的追捕和举国焚书的火焰中,自己和这批书简的命运又将托付到哪里呢。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把沉重的书简运送到这个远离国都的二酉山。有学者推测,伏胜是在翻越秦岭后乘水路到达二酉山,把珍贵的竹简送入二酉洞妥善保存。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说法即由此而来。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伏胜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一个奇迹。(黑场过度)

由山上往下望去,酉水平静而安详,静静地河水上不时有小船划过水面,涟漪一圈圈晕散开来,与周围的青山翠谷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然而就是这条美丽的酉水,在几十年前,却一直是沿岸湘西儿女心中的梦魇。

同期:

祭河神仪式,选取一段

解说词:

眼前的这项仪式名叫祭河神,酉水沿岸的老人大都有着关于这项仪式的记忆。历史上,酉水并不像现在这样平静,而是到处充满了危险的急流险滩,往来的商船客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船倾人亡,葬身鱼腹。对于自然的暴虐毫无办法的船工在每次出船前举行这样的仪式,期望通过祭奠河神,求得一路的平安。新中国成立之后,酉水上陆续建起了几座水库,暴虐的酉水从此被彻底驯服,这项饱蘸人民艰辛和无奈的古老的仪式,也随着河水的平静渐渐转变了它原本的使命。今天,湘西汉子们嘹亮的号子声依然回荡在青山之间,酉水之上,只不过,他们再也不用为自己的生命担心,只需敞开自己的喉咙,发出源自内心深处的呐喊。

对于这样的呐喊,沈从文在《湘西书简》中这样写道“简直是诗,在这些歌声中我的心皆发抖,它好像在为我唱的,为爱而唱的。事实上是为了劳动而自得其乐唱的”。

多年之后,当年的那样的号子声仍可以声声入耳,我们也仿佛在作家的文字里追寻到他当年的足迹。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做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无一不使人神往倾心。” 《边城》)沅陵,美得让人心痛。(黑场,纤夫号子声渐入)然而,在作家的那个时代,秀丽的景致中,总会时常镶嵌着一群苦难的人,他们与这里的风景格格不入,却又是这里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同期:

一段纤夫号子

解说词:

作为湘西门户,沅陵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酉水也是湘西物资往来的重要渠道。遇到激流险滩,船只无法行进,这时只能依靠人力一点一点拉拽前行,纤夫的职业也由此而生。纤夫的作用极其重要,但同时他们也时时刻刻充满了危险,即便是只是脚下一滑,都有可能跌落悬崖而丧命。新中国成立后,这项危险的职业已经渐渐消失,如今人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重新将这项古老的职业重现在世人面前。生命的庄严,湘西汉子洋溢旺盛生命力,也随着这一声声号子,回响在无尽的青山秀水之中。

演播室主持人:

 一座寺庙寄托了一代雄主的伟大梦想,一个石洞深藏着千年的传奇故事,一声声号子划破天际,喊出了湘西汉子的热情奔放,一条酉水串联起了沅陵无数的故事。沅陵,一个被沈从文称为第二故乡的地方,一个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闲暇时间你不妨也来这个湘西小城走一走,感受这里独特的山水人文,饱览中华无尽的美丽,相信你也会爱上这里。好,感谢收看这一期的美丽中华行,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