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名城——芷江
制片:邱伟华
编导:王丹慧
外景:侯蕴杉
摄像:毛远东
一座文化名城,洗刷了百年屈辱,一座美式木屋,记录了不朽的传说,一支飞虎战队洒下了生命的热血,湘西之地,
潕水河畔,陈纳德、何应钦怎样走进了历史的风云?烽火年代,这个山水依傍的小城如何开启了历史之门?侗族儿女又演绎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怀?《美丽中华行》本期节目将带您走进 受降名城——芷江。 “沅有芷兮醴有兰”是屈原《九歌 湘夫人》中的佳句,这位爱国诗人笔下的白色芷草与流经沅州的潕水之江赋予了一个湘西小县颇含芳香和诗意的名字——芷江,它以它的魅力吸引着文人雅士,于是沈从文悄悄走进这个小城,在这里放开了他的情怀,作为芷江八景之首的明山在这里屹立千年,翠色层叠,峰峰相对,岭岭相衔的景色彰显着古代文人“望峰息心” 的散淡胸襟,在时间的长河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芦笙舞的表演和侗族民俗舞蹈渲泄着侗家人的热情、奔放、豪气与真诚,演绎着侗乡人的人生。这个富有侗乡风情的地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受降之地,它记载着中国历史上最让人难忘的事情,结束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屈辱历史,翻开了一个新时代的胜利篇章。
4282余亩的芷江机场,曾是二战时期盟军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飞虎将军陈纳德、中美混合大队和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曾以此为基地在这里立下了赫赫战功。中美空军指挥塔便是陈纳德当年指挥对日作战的地方,陈纳德所率领的飞虎队来中国初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抗战时期最后一条运输线——滇缅公路。
飞虎队的队徽也在它的发展中蕴含着不同的深刻含义,最富含深意的是中期的队徽,它是由三个国家的国旗组成,帽子是美国国旗,底部是国民党党旗,中间是日本国旗,虎爪撕破了日本国旗,它象征着中美两国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而这个时期飞虎队主要任务则是保护维持抗战的空中生命线——驼峰航线。
纪念馆英烈墙上载有的2193名飞虎队英烈名单,告诉世人,历史与人民不会将他们遗忘,在辉煌的战绩背后,飞虎队员挥洒的不仅是青春岁月,还有生命,。飞虎队在一年的时间之内,从最初的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到扩编发展到第十四航空队,走向了它最辉煌 的阶段,立下了不朽的战绩。
芷江,这扇历史之门开启了伟大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这里埋藏过历史的青铜礼器,飘飞过战争的烟火,烙印着人文的秦砖汉瓦,在静静的舞水河畔回放着侗族儿女的歌声,透过这一级级沧桑的石阶,你会发现芷江在这里起步,走出了属于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