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戈壁中的一滴眼泪,鸭子湾是她清澈的眼睛,而一片片的胡杨林、梭梭林就是她的舞裙。她就像一位养在深闺的少女,有着令人艳羡神往的独特魅力。她就是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神奇而美丽的艾比湖。
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北部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以艾比湖为中心,形成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一体的超大型自然保护区。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0多万亩,各类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5%。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的北面是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西面紧邻著名的大风口---阿拉山口。艾比湖是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最低点,是噶尔盆地西南缘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准噶尔盆地是上古生代泥盆后期至下2叠纪时期形成的古老地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准噶尔地块和天山、阿尔泰山地槽的刚硬基底产生了许多复杂而巨大的地块断裂,艾比湖就是在这些断裂条件下生成的一个断裂陷区。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现已经干涸)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艾比湖现长约35公里,宽约18公里,是新疆境内最大的咸水湖。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米,湖面海拔高189米。
艾比湖在蒙语里的意思是“向阳之湖”,历史上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像一把保护伞维持着该地区乃至整个新疆北部的生态平衡。由于阿拉山口主风口前沿,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艾比湖流域人口剧增、耕地不断扩大、截流灌溉现象严重等原因,导致艾比湖生态水量急剧减少,湖面缩小到530平方公里,周边湿地植被衰败,逐渐荒漠化。大面积裸露湖底的沙尘,每年春天被阿拉山口大风卷起,在新疆天山北坡、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降落,严重影响了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
艾比湖地处祖国西大门,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湖隔山相望成为姊妹湖,因此也被称为国门之湖。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紧邻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和阿拉山风口,地处准噶尔盆地的最低点,河流、水盐汇聚于此,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盐湖、沼泽、滩涂、石漠、砾漠、沙漠、土漠、盐漠等多种地类。植被分布也由此形成旱生、盐生、沙生、湿生、水生等多种植被群落。在这里,植被过渡明显,野生植物种类丰富,占我国荒漠区野生植物的64%。艾比湖湿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多样化的湿地类型和较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使这里构成了国内极端干旱区最具代表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和较高的保护价值。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内陆干旱区一座独特的生物基因宝库。这里的野生动物、植物种类明显多于周边地区。
据调查,保护区内野生植物物种十分丰富,艾比湖湿地野生植物共有59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包括胡杨、中麻黄、甘草、罗布麻、精河沙拐枣、白梭梭、肉苁蓉等,而艾比湖桦、艾比湖沙拐枣、艾比湖尖果沙拐枣则是艾比湖独有的物种。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湿地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场所,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野生动物是艾比湖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保护对象。据考察,保护区内目前查明的各种脊椎动物有327种,国家级一、二级保护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的保护动物有:黑鹳、胡兀鹫、玉带海雕、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疣鼻天鹅、猎隼、黄爪隼等。
同时,这里又是中国新疆西北部重要的鸟类迁徙地、繁殖地、越冬地。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适应了恶劣的生存条件,这在我国干旱荒漠区乃至亚洲荒漠区是极为稀有的。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境、种群丰富,是研究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及演替规律的活教材,这里宝贵的生物资源经历了长期的进化、演化,成为我国干旱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极端干旱、寒冷、高盐条件下生活的动、植物具有的耐旱、耐寒、耐盐碱基因,以及一些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特有基因,对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因此,保护区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来到艾比湖,我们不仅仅可以欣赏她的生态之美,更可以感受她的神奇之处。艾比湖保护站工作人员就经历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努力,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5年,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首批44个“全国林业科普基地”成员之一,是目前新疆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新疆保护区建设的典范。2011年,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员。
近年艾比湖生态旅游吸引了许多游人。观日出、亲近野生动物已经成为游人十分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到艾比湖圣木滩抚摸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奇迹。艾比湖已经成为游人探险、观光的好地方。
有了人们一如既往的精心呵护,神奇的艾比湖一定会焕发新的光彩,以自己丰富的资源涵养这一方水土,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她的曼妙身姿。